12月8日上午,成都市溫江區新世紀光華學校第九屆三學課堂教學大賽——初中理綜組賽課活動正式展開。本次展評課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大單元教學設計與實施”為主題,由物理學科楊文菊老師執教,宋鐵剛老師做課前陳述,再由余祝英、李聰、張藝凡三位老師分別做課后評述,與初二、7班學生共同完成了八年級上冊第五章第1節《物態變化》的學習。
楊文菊老師認真鉆研,潛心備課,展現了精彩紛呈的課堂,彰顯了物理學科的智慧與樂趣。 好課鋒從“磨課”出,精彩源自“苦磨”來。課前初中理綜組的老師們認真學習新課標,查閱資料、研讀教材,以學歷案為抓手,力求呈現一節體現新課標理念、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物理課。在多次說課、試課、打磨的過程中,不斷調整教學設計,重在思考學生“核心素養”如何落地課堂,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和學習的能力。
楊文菊老師通過引導學生觀看視頻、人造“霜”、“霧”的方式,讓學生認識水的三種狀態以及物態變化,能從物理學角度嘗試解釋常見現象。
楊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制定了四個學習任務,依次從認識水的物態變化、認識溫度與溫度計、測量溫度、對環境溫度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等去開展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有層次,教學思路清晰,探究活動環環相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楊老師重視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提出問題、操作實驗、獲取新知,引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初二物理備課組組長宋鐵剛老師做了課前陳述。圍繞“大單元設計研究、課堂觀察量表、后續研究內容及困難”等方面,講解了理綜組的思考和實踐,展現了認真鉆研、不斷創新的精神。
課后,楊文菊老師圍繞教學設計、大單元思考、教學方案改進措施等方面做了課后反思,體現了楊老師對這堂課的用心設計。
緊接著,三位初中物理教師:余祝英、李聰、張藝凡,分別做了課后評述。
李聰老師從大單元設計角度進行了評課,她說到:“科學思維”是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在大單元教學中怎樣體現學生科學思維核心素養是否得到培養和提升。本單元嘗試提出大觀念:用環保和發展的眼光看待人類活動對地球上水循環的影響。以大觀念組織課時內容。在單元內容設計中加入一節物理與地理、歷史等學科融合,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關注環保,關注可持續發展。
張藝凡老師從“教”“學”“評”三個方面對本堂教學課例的具體實施進行了評課。
余祝英老師從通過觀察課堂學生表現和課堂結構,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落實,對本堂課進行了課后陳述。
課后,杜校對初中理綜組做出了高度評價,肯定初中理綜組是一支“學習與改革”的先鋒隊,在努力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觀念與方法的同時,也將教學與科研進行了融合,并走在了教學科研的前沿。
肖紅學監再次肯定了本堂課在大單元教學設計的亮點,贊賞了課堂教學與課后反思的用心,并從教學落地與學生知識過手方面提出了改進建議,引人深思。
何校從大單元的理論研究到教學環節的材料支撐提出了思考,并建議在理論研究中應加強大單元設計只有“一個核心”的理解,教學使用的素材應不浮于感官沖擊,更應該深入生活,落到學生的心里,采取豐富多樣的生活實踐與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方法,以嚴謹的理論表達支撐物理學科的實踐成果。
本次課堂大賽,是教師展示自我的舞臺,也使我們全組教師在活動中得到了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機會。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一節高水準的課是教師綜合素質的體現,是不斷學習積累的結果。一個優秀的教師必然是善于學習反思的人,我們將繼續砥礪前行,在歷練中不斷成長,進一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能力水平的提升。
# 更多師生動態 掃碼關注我們 #
文字 | 宋鐵剛
圖片 | 劉星宇
編輯 | 曹 旭
審核 | 理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