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堂課中,張老師設置“新聞當事人”這一節目為課堂情境進行導入,課堂初始就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接下來張老師以此為依托,循循善誘,讓學生分別以新聞事件中的“當事人”、“目擊者”與“評論者”這三個視角來完成復述故事,分析人物的心路歷程,結合蒲松齡相關背景資料鏈接,解讀“狼”之傳統文化形象及文章主旨等任務,最后轉換時空,以今天的思想再讀課文,為狼正名,并且由此聯系本單元所學課文,感悟生命之思。張老師的設計形式新穎,趣味十足,孩子們也因此專心于課堂,積極參與課堂,有思考,有表達,有爭議,妙語頻出,讓老師們體會到了來自教學本身的幸福感。
但高效課堂只有積極的活躍度還不夠,我們還要關注教學目標的達成,八位隨生而坐的教師們手拿語文組同仁們精心制作的“觀察量表”,全程仔細觀察孩子們的課堂點滴,記錄下他們的所得所獲,為我們的課堂評價提供了一份客觀真實的材料。
除了課堂展示,我們的議課活動也同樣精彩。首先由劉嫦老師從大單元設計研究、大單元設計的各課段內容及任務、課段與大單元的關聯、后續研究內容和課堂觀察量表這五個方面進行了設計陳述,清晰全面;
接著是張玥老師就整個賽程準備與實施階段進行的教學反思,十分深刻;

然后由雷菲老師、張倩老師、趙子燁三位老師分別就課程、教師情境設置以及學生學習活動這三個角度進行評課。
評委們也對本次語文教研的成果給予了肯定,而何剛副校長則是再一次指出了大單元對于教師專業成長的高要求,也點出了語文課程大單元設計應警惕:一、大單元的教材規定與文章的文體特征沖突時,要二者兼顧;二、大單元教學的目標達成與揭示可能會遮蔽文章的文本最大價值,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肖紅學監更是從語文教學如何體現經典文章的語言美、思想美和章法美提出了專業建議,引人深思;
陳懷炳學監還從具體的大單元教學設計的細節入手,指出從學科核心素養到大單元教學設計,再到課段的設計要明晰路徑與結構,要精準提取大概念,保證課程內容結構化,學習任務聚焦學習錨點,杜絕學習內容碎片化……讓大家受益匪淺;
最后,王詠梅副主任總結到——我們應及時更新觀念,改變以前孤立地看待一堂課的習慣,學會將其放在整體單元課段設計中來思考,發人深省。